竦震
成語(Idiom):竦震(sǒng zhèn)
發音(Pronunciation):sǒng z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恐懼或震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竦震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竦意為害怕、恐懼,震意為驚訝、震動。表示人們在面對恐怖或驚訝的事物時,心中產生強烈的恐懼或震驚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面對令人不安或驚訝的事物時,心生恐懼或震驚的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竦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一書中。據說,當時齊國的襄公要派人去晉國送禮,但晉國的公子重耳不愿接受齊國的禮物。襄公聽說后非常害怕和震驚,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形容詞“竦”和動詞“震”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了突然傳來的巨大爆炸聲,不禁竦震了一下。
2. 小明在博物館里看到了一張恐怖的畫,頓時竦震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面對一件非常可怕或驚人的事情時,身體會不由自主地顫抖,這就是竦震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恐懼和震驚相關的成語,如“驚慌失措”、“膽戰心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看到了一只大老虎,嚇得竦震了一下。
2. 小學生:考試前一天,小紅突然發現自己什么都沒復習,心里竦震不已。
3. 初中生:聽到老師宣布要進行一場突擊演講比賽,同學們都竦震了一下。
4. 高中生:在電影院看到了一部恐怖片,觀眾們都竦震不已。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