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使國家滅亡;國家滅亡。
(2) (名)滅亡了的國家。
[構成]
動賓式:亡|國
[同音]
王國
英文翻譯
1.(使國家滅亡) subjugate a nation; let a state perish
2.(滅亡了的國家) a conquered nation
詳細解釋
(1).亡失國家。《禮記·檀弓下》:“ 晉獻公 之喪, 秦穆公 使人弔公子 重耳 ,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恒於斯,得國恒於斯。’” 孔穎達 疏:“言寡人聞前古以來,失亡其國,恒於此喪禍交代之時;得其國家,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時。”《后漢書·李固傳》:“昔 秦皇 亡於 沙丘 , 胡亥 、 趙高 隱而不發,卒害 扶蘇 ,以至亡國。” 宋 蘇軾 《私試策問》之一:“ 呂氏 既已滅矣,而 吳 楚 之憂,幾至於亡國。”
(2).滅亡了的國家。《孫子·火攻》:“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史記·太史公自序》:“存亡國,繼絶世。”
(3).將亡之國。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譬若秋蓬被霜,遭風則零落,雖有十 子產 如之何?故 扁鵲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國也。”
成語(Idiom):亡國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g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國家滅亡或國家面臨滅亡的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亡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亡字意為滅亡、死亡,國字指國家。亡國一詞用來形容一個國家面臨滅亡的危險,或者已經滅亡的狀態。它強調了國家的重要性以及面臨的危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亡國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國家在戰爭、內亂、外敵入侵等情況下處于滅亡的邊緣。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團體在某種情況下面臨毀滅的危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亡國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事件。在戰亂頻繁的時代,很多國家面臨著被侵略、滅亡的威脅。亡國一詞的出現,正是為了形容這種危險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亡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亡和國都是單獨的詞語。亡國的結構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經歷了多次戰爭,陷入了亡國的危機。
2. 在這個故事中,英雄們奮起抵抗,挽救了國家免于亡國的命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憶亡國這個成語,可以將亡字和國字分別記憶。亡字可以想象成一個人倒下的姿勢,象征著滅亡、死亡。國字則代表國家。通過將亡字和國字聯系在一起,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了解亡國這個成語,可以學習相關的歷史事件,如中國的戰爭史或古代國家的興衰史。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亡國成語的背景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國家的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才能避免亡國的危險。
2. 初中生:歷史課上我們學習了很多亡國的故事,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3. 高中生:政府應該采取措施,避免經濟危機導致國家走向亡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