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投桃報李
發音(Pronunciation):tóu táo bào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禮相待,以德報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投桃報李是指對別人的好意予以回報,以禮相待,以德報怨。它強調了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幫助、互相關心、互相體諒的道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投桃報李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互利關系,也可以用于引導人們在面對別人的善意時,要以同樣的方式回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投桃報李的故事來源于《漢書·楊震傳》中的一則故事。相傳楊震在做官時,曾經得到一位朋友的幫助,這位朋友送給他一籃子的桃子。后來楊震升官了,他記得朋友的恩情,于是親自去拜訪朋友,送給他一籃子的梨,以回報他的好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投桃報李由“投桃”和“報李”兩個動作組成。其中,“投桃”意為投送桃子,表示給予好意;“報李”意為回報梨子,表示回報好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我非常友好,我要投桃報李,回報他的好意。
2. 他幫助了我很多,我一定要投桃報李,回報他的恩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桃子和梨子的形狀,將“投桃”和“報李”與這兩種水果聯系起來。也可以將“投桃報李”與“以德報怨”這個含義聯系在一起,強調了回報好意的道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投桃報李”意義相近的成語,如“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很好,我們要學會投桃報李,回報老師的辛勤付出。
2. 初中生:班上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要懂得投桃報李,共同進步。
3. 高中生:在社會中,我們要學會投桃報李,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們要感謝導師的指導,要學會投桃報李,為導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