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yì duàn ēn ㄧˇ ㄧˋ ㄉㄨㄢˋ ㄣ以義斷恩(以義斷恩)
用大義割斷私恩。謂秉公行事,不徇私情。《晉書·劉毅傳》:“凡所以立品設狀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虛飾名譽,相為好丑。雖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門外之事,以義斷恩。”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義斷恩
成語(Idiom):以義斷恩
發音(Pronunciation):yǐ yì duàn 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以義為準,斷絕恩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以義斷恩是指在道義上以正義的原則為準,斷絕對別人的恩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因為原則或道義的考慮而拒絕接受別人的恩情,或者主動斷絕與別人的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顏回的學生,他的師父孔子曾經對他說:“我對你的恩情如山,你對我應該有忠誠。”顏回卻回答:“以義斷恩。”他的意思是說,他對孔子的忠誠是建立在道義原則之上的,如果道義有沖突,他會以道義為準,斷絕恩情。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以義斷恩”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Preposition)+ 義(Righteousness)+ 斷(Cut off)+ 恩(Kindness)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對公司有不合法的要求,最終被以義斷恩,被公司解雇了。
2. 她以義斷恩,拒絕了前男友的幫助,因為她覺得這樣會違背自己的原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以義斷恩”與“道義原則”聯系起來記憶,理解成為了道義原則而斷絕恩情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道義、恩情相關的成語,如“義無反顧”、“恩同再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寧愿以義斷恩,也不愿欺騙我的朋友。
2. 初中生:他因為朋友做了不道義的事情,所以以義斷恩,不再和他來往。
3. 高中生:他在考試中幫助了我很多次,我要以義斷恩,回報他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