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立
基本解釋
◎ 兀立 wùlì
[stand upright] 筆直挺立
英文翻譯
1.stand upright
詳細解釋
(1).矗立;直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雁宕山日記》:“袈衣禿頂,宛然兀立,高可百尺。” 徐遲 《三峽記》:“峽谷中的航標燈大都兀立在崖岸邊置于三角架上。”
(2).直楞楞地站著。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六:“ 立身 本農(nóng)家子,有膂力,且善走。年二十許時,往往兀立田間,若有所思。”
成語(Idiom):兀立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ù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孤零零地獨立站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兀立是指一個人或物體孤零零地獨立站立,周圍沒有其他人或物體的支持或陪伴。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一個人或物體在困境中獨自面對困難或挑戰(zhàn)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種情境下的孤立無助,或者一個事物在環(huán)境中的突出、顯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外物》:“兀兀者兀兮,獨立不以眾為伍。”這句話形容了一個人孤零零地獨立站立,沒有與其他人為伍。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兀立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兀”和“立”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人群中兀立著,顯得非常孤獨。
2. 這座建筑物高聳兀立,成為城市的地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兀立”與“孤零零地獨立站立”這個意象聯(lián)系起來,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兀立”相關(guān)的成語,如“兀自”,“孤立無援”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球場上兀立著,等待隊友傳球。
2. 初中生:她兀立在舞臺上,獨自唱起了歌曲。
3. 高中生:面對困境,他選擇兀立,堅持自己的信念。
4. 大學生:畢業(yè)后,他決定兀立創(chuàng)業(yè),獨自開設(shè)了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