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躞躞
成語(Idiom):跌躞躞
發音(Pronunciation):diē xí x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走時腳步不穩,搖搖晃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跌躞躞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跌”、“躞”兩個字組成。其中,“跌”表示摔倒、摔跤,“躞”表示行走。這個成語形容人行走時腳步不穩,像要跌倒一樣搖搖晃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跌躞躞多用于形容人的行走狀態,可以用來形容醉漢、疲憊的人、受傷的人等。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事物的狀態,如搖搖欲墜的樓房、搖晃不穩的船只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跌躞躞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內篇·養生主》:“夫山林之險阻,禽獸之猖獗,人之所惡也。而吾嘗為之跌躞躞,以示人之所不惡也。”這段文字中,莊子用“跌躞躞”來形容自己在山林中行走時的狀態,表達了他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跌躞躞屬于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喝得醉醺醺的,走起路來跌躞躞的。
2. 這座樓房已經年久失修,搖搖欲墜,看起來非常跌躞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跌躞躞”與“搖搖晃晃”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行走時腳步不穩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行走、狀態相關的成語,如“步履維艱”、“蹣跚學步”等,豐富自己的成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摔倒了,走起路來跌躞躞的。
2. 初中生:他走路的時候,腳步不穩,跌躞躞地向前走著。
3. 高中生:她走起路來一直搖搖晃晃的,簡直就是個跌躞躞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