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樸
成語(Idiom):椎樸
發音(Pronunciation):zhuī p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治理國家或組織時,應該選用有才干和品德高尚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椎樸,椎木樸實。椎,用椎子敲打;樸,樹干。比喻治理國家或組織時,應該選用有才干和品德高尚的人,如同用椎子敲打樹干一樣,能夠使其變得堅實可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討論國家治理、組織管理等方面的話題,強調選用有能力、有道德的人來擔任重要職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年》中有一則故事,魯國的宣公王想要選用一位有才德的人來擔任重要職位,于是他在庭院中放置了一塊木頭,讓所有的人都可以來試著用椎子敲打它。最終,只有一個叫季氏的人能夠將木頭敲成兩段,宣公王因此選用了他來擔任重要職位。從此,椎樸成為了用來比喻選用有才干和品德高尚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椎”和“樸”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國家建設中,我們應該椎樸用人,提拔那些有才干和品德高尚的人。
2. 這個組織需要一位能夠椎樸的領導者,才能使其發展壯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椎樸”與“選用有才干和品德高尚的人”這個含義聯系起來,想象用椎子敲打堅實的樹干,來強調選用有能力、有道德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了解宣公王和季氏的故事背景,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賢能兼備”、“賢良淑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椎樸用玩具,不要選用壞掉的玩具。
2. 小學生:我覺得學校里的班長應該是一個能夠椎樸的同學,才能夠帶領我們好好學習。
3. 初中生:國家領導人應該是能夠椎樸的人,才能夠帶領國家發展。
4. 高中生:在擇業時,我們應該椎樸選擇工作,找一個有發展前景的行業。
5. 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我們應該椎樸選擇團隊成員,找那些有能力和品德的人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