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孺
成語(Idiom):髫孺(tiáo rú)
發音(Pronunciation):tiáo r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的孩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髫孺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髫”和“孺”兩個字組成。其中,“髫”指的是嬰兒的稚嫩頭發,“孺”指的是兒童。合在一起形成“髫孺”的成語,意為年幼的孩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年幼的孩子,特別是在表達對孩子天真可愛、稚嫩無邪的贊美時使用。可以在日常對話、教育討論、文學作品等場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十五年》中有一則記載,當時晉國的公子重耳年幼時,被他的母親帶到了公元前655年的晉國的武城。在那里,他的母親為他修建了一座非常高大的城墻,以保護他的安全。當時的人們看到這座城墻,感慨地說:“城墻如此高大,簡直是為了保護一個髫孺。”從此,“髫孺”成為了形容年幼孩子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男孩真是個髫孺,一點都不懂事。
2. 她的女兒長得像個髫孺,非常可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髫孺”與年幼的孩子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頭發稚嫩的小孩子,就能夠聯想到“髫孺”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兒童相關的成語,如“童心未泯”、“兒女情長”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弟弟還是個髫孺,每天都需要媽媽照顧。
2. 初中生:那個髫孺雖然年紀小,但是很聰明,總能解決問題。
3. 高中生:他們班的班長雖然只是個髫孺,但是能力很強,深受大家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