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咎
基本解釋
(1).天災。 漢 劉向 《列女傳·魯公乘姒》:“不達人事而相國,非有天咎,必有人禍。”
(2).上天的懲罰。 晉 袁宏 《后漢紀·質帝紀》:“今年夏,月暈房屋,明年又有小厄,當急誅姦臣,為天下所怨毒者,以塞天咎。”
成語(Idiom):天咎(tiān jiù)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ji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上天對人的懲罰或審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咎是一個古代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天指的是上天,咎指的是禍害、懲罰。這個成語表示上天對人的懲罰或審判,通常用來形容人因為犯下了重大的錯誤或罪過,而受到了嚴重的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咎這個成語多用于文學作品和口語中,用來形容人因為犯下了嚴重錯誤而受到懲罰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個人的行為或社會事件中的懲罰和審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七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管仲的人在政治上犯下了重大錯誤,最終被國君賜死。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并用天咎這個成語來形容人因為犯下了重大錯誤而受到嚴重懲罰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咎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背叛了自己的朋友,結果遭到了天咎。
2. 因為他的貪污行為,他最終受到了天咎的懲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咎這個成語與“天”和“咎”兩個字的意思聯系起來。將“天”想象成上天,將“咎”想象成禍害或懲罰的意思。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和俗語,可以閱讀相關的詞典或故事集。了解成語的起源和用法,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結果被老師批評了,真是天咎。
2. 初中生:他考試作弊被發現了,最后被學校開除,是他自己招來的天咎。
3. 高中生:那個著名政治家因為貪污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這是他應得的天咎。
4. 大學生:他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最終被揭發受到了天咎。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天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