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圍
成語(Idiom):堤圍(dī wéi)
發音(Pronunciation):dī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堤防或圍墻,用來比喻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外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堤圍成語源于中國古代軍事防線的建設,意思是在外面修筑圍墻或堤壩來保護內部。在引申義中,堤圍表示人們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外來的壓力和威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堤圍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在困難面前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外部的壓力和威脅。可以用于討論團隊合作、家庭和睦、國家安全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堤圍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的國君齊桓公為了加強國家的防御能力,下令修筑一座高大堅固的城墻,以保護國家免受外敵的侵略。修筑城墻的過程中,齊桓公親自帶領百姓,齊心協力,最終修筑了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墻,使齊國安全無憂。后來,人們用“堤圍”來形容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外敵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堤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堤”是名詞,表示堤壩或圍墻,“圍”是動詞,表示包圍、團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像一個堤圍一樣團結一致,共同度過難關。
2. 這個國家的人民形成了一個堤圍,共同抵御外來的壓力和威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修筑堤壩的工人,與其他人一起建造一個堅固的堤圍,以保護自己免受外來的威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有關成語的知識,可以查閱成語詞典,了解更多成語的含義和用法。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團結和合作相關的成語,例如“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同學像一個堤圍一樣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
2. 初中生:在面對考試的壓力時,我們應該像一個堤圍一樣團結一致,共同度過難關。
3. 高中生:只有全社會形成一個堤圍,共同抵御外來的負面影響,我們才能有一個和諧的社會。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團隊的團結就像一個堤圍,保護著我們免受外部的壓力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