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器
基本解釋
(1).器物。《禮記·王制》:“用器不中度,不粥於市。” 鄭玄 注:“用器,弓矢、耒耜、飲食器也。”
(2).使用器物。 唐 韓愈 《原道》:“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
成語(Idiom):用器(yòng qì)
發音(Pronunciation):yòng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人的才能或用物的功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用人指運用人的才能;用物指運用物的功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物發揮其才能或功能的情況。可以用來表達人才的重要性,以及物品被充分利用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用器這個成語源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故事講述了劉邦任命韓信為淮陰侯后,韓信到任后,開始積極運用各種人才和物力,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發展淮陰。這個故事傳承下來,用來形容人才的重要性和物品的充分利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很會用器的人,能夠充分發揮團隊的能力。
2. 這個公司善于用器,把每個員工的才能都充分發揮出來。
3. 這把刀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能用來解決很多問題,真是一把好用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用器”聯想成“用人才”或“用物品功能”的方式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才或物品功能相關的成語,如“才子佳人”、“物盡其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用器,幫助我們學習、解答問題。
2. 初中生:籃球隊的教練是我們隊的用器,指導我們訓練、制定戰術。
3. 高中生:科學家們是社會的用器,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4. 大學生:實習經歷是提升自己的用器,幫助我們獲得實踐經驗和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