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漿
成語(Idiom):燎漿(liáo jiāng)
發音(Pronunciation):liáo j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火焰燃燒著的漿糊。比喻危險的情況非常嚴重,已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燎漿成語的意思是火焰燃燒著的漿糊,比喻情況非常危險,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相當于現代口語中的“火燒眉毛”,形容危急到了極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燎漿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危險和緊急的情況,可以在描述災難、危機、困境等場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運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楚國的越王勾踐被吳國所困。有一天,越國的大臣夫差和勾踐一起觀看火燒吳國的戰況。夫差問勾踐,如果有一天越國也被敵人圍困,你會怎么辦?勾踐回答說:“我會燎其漿糊。”勾踐的意思是,如果越國被敵人圍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他會選擇用火燒掉越國的宮殿,表示不向敵人屈服。后來,燎漿這個成語就因此而來,用來形容危險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燎漿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燎”是動詞,意為“用火燒”,“漿”是名詞,意為“漿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火災蔓延得太快,已經燎漿了。
2. 這次的危機已經到了燎漿的地步,我們必須盡快采取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燎漿的意象與火焰燃燒的漿糊形成鮮明對比,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團火焰燃燒著的漿糊,表示情況已經非常危險,無法挽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越王勾踐的故事,以及其他與危險、緊急情況相關的成語,如“火燒眉毛”、“水深火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火燎漿,我們要趕緊報警!
2. 初中生:這次的考試成績糟糕透了,我感覺自己已經燎漿了。
3. 高中生:這場疫情已經燎漿,我們必須采取更嚴格的防控措施。
4. 大學生:公司的財務問題已經燎漿,我們需要緊急召開會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