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鳥
基本解釋
(1).懸物貌。見 翟灝 《通俗編·身體》。引伸為顛倒,不整齊。《三國志·魏志·明帝紀》“分 襄陽郡 之 鄀葉縣 屬 義陽郡 ” 裴松之 注引《魏略》:“今陛下既尊羣臣……而使穿方舉土,面目垢黑,沾體涂足,衣冠了鳥,毀國之光以崇無益,甚非謂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前后輩》:“衣冠了鳥,芙裳蘿帶,不堪褻侍貴人。”
(2).門窗上的金屬搭扣。 唐 李商隱 《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鎖門金了鳥,展幛玉鴉叉。” 馮浩 注引 何焯 曰:“了鳥即屈戌,今北方語猶然。” 清 朱彝尊 《戲效香奩體二十六韻》:“軒牕開了鳥,洞壑隱空嵌。”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 孫葉飛 先生夜宿山家,聞了鳥丁東聲。”
成語(Idiom):了鳥
發音(Pronunciation):liǎo n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事情已經結束或已經無法挽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了鳥是一種口語化的成語,由“了”和“鳥”兩個詞組成。其中,“了”表示事情的結束或完成,而“鳥”則是一個代詞,表示事物或狀態的變化。這個成語常用于表達事情已經結束或已經無法挽回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了鳥一般用于口語交流中,常常用來表示一種無奈的心情或對某種無法挽回的情況的描述。例如,當遇到無法改變的結果或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使用了鳥來表達自己的無奈和失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了鳥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確切的記載,但它是在口語中逐漸形成并流傳開來的。它的形象化表達和簡潔明了的意思使得它在日常口語中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了鳥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了”表示事情的結束,而“鳥”則表示事物或狀態的變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失敗了鳥,我們只能接受現實。
2. 他跑得太快了,我們追不上他了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了鳥”與事情已經結束或已經無法挽回的意思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鳥是一種口語化的成語,因此在正式場合中使用時需要注意用詞的得體和恰當性。在學習其他成語時,可以注意類似的口語化表達,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不小心把玩具弄壞了鳥,他很難過。
2. 小學生:我昨天考試沒考好,成績差了鳥。
3. 初中生:我錯過了最后一班公交車,回家只能走路了鳥。
4. 高中生: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還是沒能進入理想的大學,感覺一切都完了鳥。
5. 大學生:我錯過了面試時間,這次機會就這樣錯過了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