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人
成語(Idiom):俚人(lǐ rén)
發音(Pronunciation):lǐ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粗俗、庸俗、不文明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俚人一詞起源于中國古代,最初指的是庶民、百姓。后來逐漸演變為指粗俗、庸俗、不文明的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那些言行舉止粗鄙、不合禮儀的人,通常具有貶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舉止粗魯、不文明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修邊幅、不講禮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俚人”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錄。這個成語可能源于古代社會等級制度,庶民被稱為“俚人”,其含義逐漸演變為貶義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俚人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俚”和“人”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俗,真是個典型的俚人。
2. 這個人總是說些庸俗的笑話,真是個俚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俚人”與形容詞“粗俗、庸俗、不文明的人”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俚語”、“庸俗”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一起玩的那個男孩總是捉弄別人,真是個俚人。
2. 中學生(13-18歲):那個同學說話總是帶有粗俗的詞語,真是個俚人。
3. 大學生(19-22歲):他們班上有個同學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真是個俚人。
4. 成年人(23歲以上):那個人不尊重他人,總是說些庸俗的笑話,真是個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