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音
基本解釋
猶惡聲。 晉 葛洪 《抱樸子·酒誡》:“傾匡注於所敬,殷勤變而成薄,勸之不持,督之不盡,怨色丑音,所由而發也。”
成語(Idiom):丑音(chǒu yīn)
發音(Pronunciation):chǒu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或文章中的不雅、低俗、粗鄙之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丑音指的是言辭或文章中的不雅、低俗、粗鄙之語。它是對不文明言語的批評和警告,提醒人們要注意言辭的文明和修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丑音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在言辭中使用低俗或粗鄙的語言,也可以用來批評和警告那些不文明的言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提醒他人要注意言辭的禮貌和文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叫闞止的人,他的言辭粗鄙低俗,常常說出一些不雅的話。一次,他在齊國公共場合大聲說出了一些難聽的話,引起了公眾的憤怒和不滿。大夫公孫丑看到這一幕,非常氣憤,因此提出了“丑音”這個成語,用來批評和警告那些言辭不文明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丑音由“丑”和“音”兩個字組成。其中,“丑”表示粗鄙、不雅,而“音”則表示言辭、語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演講中使用了一些丑音,完全沒有考慮到聽眾的感受。
2. 我們應該避免使用丑音,要用文明的言辭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丑音”這個成語與“不雅、低俗、粗鄙”這些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可以用一些圖像或故事來幫助記憶,比如想象一個人在大聲說出不雅的話,引起公眾的不滿和憤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文雅”、“言辭”、“修養”等。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和書籍來提升自己的言辭修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說的話太丑音了,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我們要避免使用丑音,要用文明的言辭來交流。
3. 高中生:在公共場合說出丑音是不文明的行為,需要被譴責。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有高尚的言辭,不要使用丑音來表達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