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蠹
基本解釋
戰國 末 韓非 作《五蠧》篇,指斥學者(儒家)、言談者(縱橫家)、帶劍者(游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為危害國家的五種蠧民。蠧,蛀蟲。《晉書·庾峻傳》:“ 秦 塞斯路,利出一官,雖有處士之名,而無爵列於朝者, 商君 謂之‘六蝎’, 韓非 謂之‘五蠹’。”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至如 商 韓 六蝨,五蠹,棄孝廢仁,轘藥之禍,非虛至也。”
成語(Idiom):五蠹(wǔ dù)
發音(Pronunciation):wǔ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五種害蟲,比喻極其危害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蠹是由“五”和“蠹”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五”表示數量,表示多個;“蠹”是害蟲的意思。五蠹指五種害蟲,也比喻極其危害的事物。它形象地描繪了一種具有破壞性、危害性的情況,常用來形容對社會、個人、事業等產生嚴重破壞的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蠹常用于描述一些具有破壞力、危害性的事物,例如:指某種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指某種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蠹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荀子·勸學篇》。據說,當時有一個人在勸告別人學習時,用五種害蟲來形容不學習的危害,從而引申出了五蠹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蠹的成語結構是“五 + 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疫情就像是五蠹一樣,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2. 這個公司的內部腐敗問題已經達到了五蠹的程度,必須采取嚴厲的措施來整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五蠹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五只害蟲在破壞著一片綠洲,形象地表示了危害和破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四害”、“三毒”等,從而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五蠹的存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危害,我們應該要警惕。
2. 初中生: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給五蠹有機可乘的機會。
3. 高中生:五蠹的存在對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阻礙,我們需要共同努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4. 大學生:我們應該認識到五蠹的危害,積極參與到社會建設中,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