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怙頑不悛 (hù wán bù quàn)
發音(Pronunciation):hù wán bù q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固執不改,不肯悔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怙頑不悛意為固執地堅持自己的錯誤,不肯改正。形容人不思悔改,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勸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那些不聽勸告、不肯改正錯誤的人。可以用于批評、警告或諷刺他人的固執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五蠹》記載了一個關于怙頑不悛的故事。故事中,有人養了一只蠹蟲,蠹蟲不斷地啃食屋子的梁柱,雖然主人多次提醒它停止,但蠹蟲始終不改,最終導致了屋子的崩塌。這個故事用來比喻那些固執不改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怙(hù):固執;頑(wán):頑固;不(bù):不;悛(quàn):悔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犯了錯誤,卻怙頑不悛,不肯向別人道歉。
2. 盡管被多次勸告,他還是怙頑不悛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怙頑不悛可以聯想為一個人固執地頑固地堅持自己的錯誤,不愿意悔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來進一步理解和學習怙頑不悛這個成語的使用方法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做錯了事情,但他怙頑不悛,不愿意承認錯誤。
2. 初中生:盡管老師多次批評他,但他仍然怙頑不悛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 高中生:他在考試中作弊被發現,但他怙頑不悛地否認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