佻勇
成語(Idiom):佻勇
發音(Pronunciation):tiāo y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輕率冒進,行動魯莽而不顧后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佻勇由“佻”和“勇”兩個字組成。“佻”指輕浮、輕率,形容人舉止輕佻,言行不慎重。“勇”指勇敢、勇猛,表示人有勇氣去做一些冒險的事情。佻勇的含義是指人輕率冒進,行動魯莽而不顧后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佻勇一詞多用于貶義,形容人沖動、魯莽,不考慮后果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魯莽行事、不經深思熟慮的人。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場景中,我們應該避免佻勇的行為,而要謹慎思考后果,采取穩妥的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佻勇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率領楚軍攻打秦國,他非常勇猛,但卻常常因為輕率行動而失去戰略上的優勢,最終導致楚國失敗。因此,佻勇一詞從此用來形容人冒進行事、不顧后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年輕有為,但過于佻勇,總是沖動行事。
2. 這個項目需要穩定的決策,不能因為一時沖動而佻勇行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佻勇”與“輕率冒進”這個含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輕佻地跳躍著,冒然沖向危險的地方,這樣的行為是佻勇的表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古代歷史中一些著名人物的佻勇行為,例如項羽的冒進導致楚漢之爭的失敗,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佻勇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太佻勇了,一點都不怕爬高的樹。
2. 初中生:別再佻勇了,我們要考慮清楚再決定是否參加這個活動。
3. 高中生:他因為佻勇的行為,導致了整個團隊的失敗。
4. 大學生:佻勇的行為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我們應該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