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躡屩擔簦
發音(Pronunciation):niè jū dān w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躡屩(niè jū):小心翼翼地走路;擔簦(dān wēn):扛起簦(一種蓋在房屋上的斜坡形狀的東西)。形容走路小心謹慎,如履薄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躡屩擔簦是一個形容詞語,意思是行走時小心翼翼,像是踩在薄冰上,十分謹慎小心,生怕出岔子或者惹麻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躡屩擔簦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行動謹慎小心,尤其是在處理重要事務或面對困難時。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言行舉止謹慎慎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躡屩擔簦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官員。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官員,他非常小心謹慎,行事舉止都像是在踩薄冰上一樣小心翼翼。有一次,他在處理一樁重要的公務時,為了確保不出差錯,他連走路都非常小心,就像是扛著簦走一樣。后來,人們就用“躡屩擔簦”來形容這位官員的謹慎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躡屩擔簦是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的。其中,躡屩和擔簦都是動詞短語,分別表示小心翼翼地走路和扛起簦。躡屩擔簦是通過將這兩個動詞短語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謹慎小心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處理重要的文件時總是躡屩擔簦,生怕出錯。
2. 這個項目非常復雜,我們需要躡屩擔簦地進行計劃和執行。
3.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像躡屩擔簦一樣小心行事,才能避免麻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躡屩擔簦的發音和基本含義與自己熟悉的場景聯系起來記憶。例如,想象自己走在一條冰面上,小心翼翼地向前邁步,就像躡屩擔簦一樣。這樣的場景和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謹慎行事相關的成語,例如“步履維艱”、“小心翼翼”等。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可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冰上小心翼翼地走,就像躡屩擔簦一樣。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考試,我總是躡屩擔簦地準備,以確保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會躡屩擔簦地考慮各個因素,以做出明智的決策。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在工作中,我會躡屩擔簦地處理每一個細節,以確保工作的質量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