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傅
基本解釋
(1).古三公之一,為國君的輔弼之臣。《左傳·成公十八年》:“使 士渥濁 為大傅,使修 范武子 之法。”
(2).輔導太子的官。《禮記·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立大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
成語(Idiom):大傅
發音(Pronunciation):dà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傲自大,目中無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傅是由“大”和“傅”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大指的是程度之大,傅指的是高傲自大。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非常自負,目中無人,不把別人放在眼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自己的能力或地位上過于自負,看不起別人。在諷刺或批評某人自大、傲慢的時候,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傅這個成語的故事來源于《封神演義》這部古代小說。故事中,商朝的第三位國君商湯的傅說自己的能力無人能及,看不起別人。后來,商湯認識到了傅的自大和目中無人的態度,并決定懲罰他。這個故事中的傅就是大傅的典型代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擺出一副大傅的樣子,不肯聽取別人的意見。
2. 這個人太大傅了,連自己的錯誤都不愿意承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高的臺子上,俯視著眾人,目中無人的樣子,這樣就能夠記住“大傅”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自負和傲慢相關的成語,如“目中無人”、“自命不凡”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比賽中總是大傅,不愿意與別人合作。
2. 初中生:她考試成績很好,但是變得越來越大傅了。
3. 高中生:這個學生在學校里非常大傅,不肯與同學交流。
4. 大學生:他在工作中總是擺出一副大傅的樣子,不愿意聽取別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