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顏
成語(Idiom):敦顏
發音(Pronunciation):dūn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保持莊重端正的面容和態度,不露出輕浮或傲慢的表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敦顏是由“敦”和“顏”組成的成語。敦指的是莊重、端正,顏指的是面容、態度。敦顏的含義是指保持莊重端正的面容和態度,不露出輕浮或傲慢的表情。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在言行舉止中應該保持莊重、恭敬的態度,不應該表現出輕佻或傲慢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敦顏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長輩、上級或重要場合時應該保持莊重恭敬的態度。例如,在與長輩交談時,我們應該敦顏以對,不可輕佻傲慢。在重要會議或正式場合中,我們也應該敦顏待人,不可輕易露出不尊重的表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敦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段對話。孔子曾問子路:“子之惡乎敦敦者?”子路回答說:“夫子之說『敦敦者』何如?”孔子說:“‘敦敦者’,色斯舉矣。觀其所以敦者。色取之于容,禮取之于行。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段對話中,孔子強調了敦顏的重要性,認為一個人的外貌和儀態應該與其品德相符,不應該只追求外表的美麗而忽視內在的修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敦顏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形容詞“敦”和名詞“顏”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長輩時,我們應該敦顏以對,表示尊重。
2. 在公共場合,我們應該敦顏待人,不可輕佻傲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敦顏這個成語:
1. 將“敦”與“顏”分開記憶,敦指莊重端正,顏指面容態度。
2. 關聯“敦顏”與面對長輩或重要場合時的莊重態度,形成情景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敦顏這個成語后,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修養、禮儀相關的成語,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尚往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學校里,我們要敦顏待人,不可以調皮搗蛋。
2. 初中生:在與老師交流時,我們應該敦顏以對,不可隨意發表不尊重的言論。
3. 高中生:在參加校園招聘時,我們應該敦顏待人,展現出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端莊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