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
成語(Idiom):磺胺
發音(Pronunciation):huáng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膽怯,無膽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磺胺一詞源自于藥物名稱,原指一種抗菌藥物,后引申為形容人膽小怕事,缺乏勇氣和決心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或集體在面對困難、挑戰或壓力時缺乏勇氣和決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磺胺一詞起源于抗菌藥物磺胺,這種藥物在20世紀30年代被廣泛使用,被認為是治療感染疾病的奇跡藥物。然而,人們發現磺胺對某些細菌已經失去了效果,這引發了人們對這種藥物的質疑和懷疑。由此,磺胺一詞開始被用來形容人膽小怕事,缺乏勇氣和決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磺胺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其中形容詞“磺胺”表示膽小怕事,名詞則表示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磺胺,連最簡單的決策都不敢做。
2. 這個團隊一直都是一群磺胺,沒有勇氣去面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磺胺”與膽小怕事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例如,可以想象一個人被嚇得膽怯地躲在角落里,身上貼滿了磺胺藥物的標簽,以此來記憶磺胺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抗菌藥物磺胺的歷史和作用,以及人們對磺胺藥物的爭議和研究進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他是一個磺胺,連上課舉手回答問題都不敢。
中學生(13-18歲):他們班上有幾個磺胺,不敢參加運動會的比賽。
大學生(19-22歲):有些同學在面對就業壓力時變得磺胺,不敢積極尋找實習和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