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愧
成語(Idiom):憂愧
發(fā)音(Pronunciation):yōu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憂愧是指內(nèi)心感到憂慮和愧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憂愧是由“憂”和“愧”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憂意指憂慮、擔憂,愧意指內(nèi)心的愧疚、自責。憂愧表示內(nèi)心感到憂慮和愧疚,形容人因為某種原因而感到內(nèi)疚和不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憂愧常用于形容人因為自己的過錯、錯誤行為或不負責任而感到內(nèi)心痛苦和愧疚的情緒。可以用來描述自己對他人的傷害感到內(nèi)疚,或?qū)ψ约旱倪^失感到憂慮和自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憂愧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魯國有位名叫孔悝的官員,他曾經(jīng)答應給人家做一件事情,但是卻沒有兌現(xiàn)承諾。因此,孔悝感到非常內(nèi)疚和憂慮,他寫了一篇文章表達了自己的憂愧之情,這篇文章被后人稱為《孔悝憂愧文》。后來,人們用“憂愧”來形容內(nèi)心感到憂慮和愧疚的情緒。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憂愧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jié)構(gòu),形容詞“憂”用來修飾名詞“愧”,表示內(nèi)心感到憂慮和愧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因為沒有按時完成工作,他感到非常憂愧。
2. 她因為撒謊而感到憂愧,決定向所有人道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將“憂愧”與內(nèi)心痛苦和愧疚的情緒聯(lián)系起來,想象自己因為自己的過錯而感到憂慮和內(nèi)疚的場景,以此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憂愧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憂心忡忡”、“憂國憂民”、“憂心如焚”等,以擴大詞匯量,并豐富對情感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因為調(diào)皮搗蛋而感到憂愧。
2. 初中生(13-15歲):他因為考試作弊而感到憂愧,主動向老師承認錯誤。
3. 高中生(16-18歲):她因為對朋友說了傷人的話而感到憂愧,主動向朋友道歉。
4. 大學生(19-22歲):我因為對家人不夠關心而感到憂愧,決定更加珍惜和他們的相處時間。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