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驲
基本解釋
駕乘驛馬疾行。 唐 劉長卿 《送賈侍御克復后入京》詩:“馳馹數(shù)千里,朝天十二樓。” 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邪諂》:“﹝ 韓滉 ﹞乃詐奏雨不壞池,池生瑞草。上疑之,遣諫議大夫 蔣鎮(zhèn) 馳馹驗之。” 明 朱鼎 《玉鏡臺記·寄家書》:“王師雖得勝,中原未復,一時怎得回家。如今各修書一封,差人馳馹送去,以慰家中懸懸之望。”
成語(Idiom):馳驲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í j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馬快跑的樣子,也形容人行動迅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馳驲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馳”和“驲”兩個字組成。馳指馬快跑,驲指快速行進。馳驲形容馬匹奔馳時的速度,也可以形容人行動迅速、敏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快速行動,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才華出眾,思維敏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二年》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宣公問孔子:“君何以知吾欲用人?”孔子答道:“君之所用者,豈非馳驲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馳驲指的是馬匹快速奔馳的樣子,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才華出眾、行動迅速。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馳驲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馳驲的步伐讓人眼花繚亂。
2. 這支隊伍馳驲如飛,幾乎沒有人能追上他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馳驲與馬匹的奔馳形象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記憶。可以想象一匹馬在大草原上飛快地奔跑,迅猛的速度讓人眼花繚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學習其他與馳驲相關(guān)的成語,如馳名中外、馳譽中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跑得像一匹馳驲,一下子就到了終點。
2. 初中生:她的思維敏捷,像一匹馳驲一樣,總是能迅速解決問題。
3. 高中生:他的才華出眾,讓他在學校里馳驲如飛,備受老師和同學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