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竿
成語(Idiom):幢竿
發音(Pronunciation):zhuàng g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身體直立挺拔,形容人的姿態端正,精神煥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幢竿原指豎立在廟宇前的旗桿,形狀直立挺拔。后來用來形容人的身體姿態,指人站立時身體筆直,精神飽滿,意志堅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狀態、姿態或形象,特別是在體育運動、軍事、演講等場合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幢竿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軍事訓練。在訓練中,士兵需要保持姿勢端正、精神飽滿,以展示出他們的軍事素養和戰斗力。因此,幢竿成為了形容人的姿態端正、精神飽滿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幢竿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在領獎臺上,身姿幢竿,顯得自信而有力量。
2. 這位老教授年過七旬,仍精神矍鑠,幢竿挺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幢竿的形狀,想象一個人站立時身體筆直,精神煥發的形象,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姿態、精神狀態相關的成語,如“挺胸抬頭”、“昂首挺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保持幢竿的姿勢,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2. 初中生:在比賽中,隊長站在一旁幢竿般地鼓舞我們,讓我們更加努力。
3. 高中生:面對挑戰,我們要像幢竿一樣堅定,不屈不撓地追求自己的目標。
4. 大學生:參加演講比賽時,我努力保持幢竿的姿態,以展示我的自信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