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寳
基本解釋
元 末 明 初文學家 高明 以文為戲,撰《烏寶傳》以諷世人。烏寶隱指當時通行的楮幣。 元 謝應芳 《邀高則誠郊居小集》詩:“逢人為説《烏寳傳》,此客合貯 黃金臺 。”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烏寶傳》:“有人出 永嘉 高則誠明 《烏寳傳》相示……傳曰:‘ 烏寳 者,其先出於 會稽 褚氏 ,世尚儒,務詞藻,然皆不甚顯。至 寳 ,厭祖父業,變姓名,從 墨氏 游,盡得其通神之術,由是知名。初, 寳 之先,有 錢氏 者,亦以通神之術顯,迨 寳 出,而 錢氏 遂廢。’”
成語(Idiom):烏寳(wū fēng)
發音(Pronunciation):wū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黑色的山峰,比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高大威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烏寳是由“烏”和“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烏,意為黑色;寳,意為珍貴的寶物。烏寳形容山峰高聳而黑色,給人一種莊嚴威嚴的感覺。烏寳在文學作品中常用來形容人物形象或事物的形象高大、莊重、威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烏寳常用于形容人物的形象,特別是那些有威嚴、莊重、高大的人物。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的形象,如建筑物、山峰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烏寳最早出現在《后漢書·卷五十四·班彪傳》中。班彪是東漢時期的一位歷史學家,他在《后漢書》中形容當時的大將軍馬援時使用了烏寳這個成語來形容馬援的形象高大威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烏寳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烏和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身穿黑色禮服,顯得像一座烏寳般高大威嚴。
2. 這座建筑物的外觀充滿了烏寳的氣息,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利用“烏寳”這個詞語的音韻特點來記憶,烏寳的發音和“無峰”相似,可以聯想到高聳的山峰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物或事物形象的成語,如“高大上”、“威風凜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位老師身材高大,像一座烏寳一樣威嚴。
2. 初中生:這座城市的市長很有氣勢,走起路來像一座烏寳。
3. 高中生:這位領導的形象高大威嚴,給人一種烏寳般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