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豪
基本解釋
兇惡強橫。 宋 蘇洵 《上皇帝書》:“以陛下節用愛民,非不欲去此矣。顧以為所從來久遠,恐一旦去之,天下必以為少恩,而兇豪無賴之兵或因以為詞而生亂。”
成語(Idiom):兇豪(xiōng háo)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h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兇猛威武的豪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豪是指兇猛威武的豪杰,形容人勇猛威武,有力量和威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勇猛威武的人物,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現象的威力強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豪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描述了戰國時期魏國將領公孫鞅的威武之舉。公孫鞅是魏國的宰相,他實施了一系列變法措施,使魏國變得強大。他擅長用兵,威震四方,因此被稱為兇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兇豪”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戰場上表現得十分兇豪,令敵人聞風喪膽。
2. 這匹馬威風凜凜,真是一匹兇豪之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公孫鞅的威武形象,想象他在戰場上英勇無敵的樣子,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勇猛威武相關的成語,如“雄才大略”、“威風凜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打籃球的時候像個兇豪,氣勢非常威武。
2. 初中生:這個武術高手的拳法兇豪無敵,誰也擋不住他的攻擊。
3. 高中生:他在比賽中展現了兇豪的實力,成功擊敗了所有的對手。
4. 大學生:這部電影中的主角是個兇豪,他用強大的力量保護了正義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