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筑
成語(Idiom):營筑(yíng zhù)
發音(Pronunciation):yíng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修筑城池、堡壘等防御工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營筑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營指軍隊駐扎的地方,筑指修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修筑城池、堡壘等防御工事的過程,含義是指為了防御而修建軍事設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軍事防御建設,也可用于比喻其他方面的籌建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準書》中載有一個故事,說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國防,大規模興修城墻,修建長城。當時,士兵們整日勞作,不分晝夜地修筑城墻,以保護國家免受外敵侵略。這個故事中的營筑成了后來形成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防御外敵,我們必須加強營筑。
2. 在戰爭時期,營筑防御工事是非常重要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名將領,帶領士兵們修筑城墻,保護國家安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軍事、戰爭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擴大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我們在游戲中營筑了一個堅固的堡壘。
2. 初中生(13-15歲):歷史課上學到了古代戰爭時期的營筑工事。
3. 高中生(16-18歲):在戰爭中,軍隊需要精心營筑防御工事來保護自己。
4. 大學生及成年人:為了加強國家安全,政府加大了軍事基礎設施的營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