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慕
基本解釋
長久思念。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南朝 梁武帝 《旌沉崇傃詔》:“方欲以永慕之晨,更為再期之始。” 唐 無名氏 《著勝六年判》:“墳抽細草,撫書帶而增悲;牖掛殘絲,拂琴絃而永慕。”
成語(Idiom):永慕(yǒng mù)
發音(Pronunciation):yǒng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永遠懷念、長久思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對某人或某事物的深深思念,一直保持在心中無法忘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對已逝親人、故鄉、友人等的深深思念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成公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魯國的成公在位期間,曾因為一位忠臣的力勸而不忍心遷徙一位賢人的墓地,因此留下了“永慕”的說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故鄉的山川河流一直懷有永慕之情。
2. 她永慕著已去世的父親,每年都會去祭拜他的墳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永慕”與“永遠懷念”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思念如潮”、“思慕如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永慕著遠在他鄉的爺爺奶奶。
2. 初中生:他對已逝世的明星始終懷有永慕之情。
3. 高中生:我永慕著小時候在故鄉度過的美好時光。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