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行
基本解釋
儒家經典《論語》上常見“子曰”一語。舊時因以“子曰行”謂以宣揚儒家之道為行業,有時含嘲諷意。《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馬二先生 慌了道:‘這個如何了得!’差人道:‘先生,你一個“子曰行”的人,怎這樣沒主意?’”
成語(Idiom):子曰行
發音(Pronunciation):zǐ yuē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孔子所說的話都是值得行動的,要付諸實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子曰行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子曰指的是孔子的話語,行表示行動。這個成語強調了孔子的言行一致,他所說的話都是值得信任和遵循的,應該付諸實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子曰行常用于教育和引導人們正確的言行舉止。可以用來表達對孔子言行一致的贊賞,也可以用來要求他人言行一致,遵守承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子曰行來源于《論語》,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和行事的經典著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子曰)+謂語(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子曰行,言出必行,不言而行。
2. 我們要像孔子一樣,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孔子的名字“子”聯系起來,以及“行”字的意思是行動,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論語》了解更多孔子的思想和教導,以及其他與孔子相關的成語和名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孔子一樣,言行一致,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2. 初中生:老師常說“子曰行”,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3. 高中生:孔子的教導告訴我們,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我們要踐行這個原則。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學會自律,言行一致,做到言出必行。
5. 成年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應該像孔子一樣,言行一致,守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