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毯
基本解釋
◎ 毛毯 máotǎn
[woollen blanket] 用天然毛、化學纖維等織成的毯子
英文翻譯
1.woollen blanket; carpet
詳細解釋
毛織物名。以粗梳毛紗線作經緯,織后雙面拉毛,質地厚實,保暖性能好,可作鋪墊或蓋被用。
成語(Idiom):毛毯(máo tǎn)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t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較長的毛織品,比喻包庇、掩護或遮掩真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毛毯”源于毛織品的特性,它可以用來包裹、掩蓋或隱藏事物。在引申意義上,它表示包庇、掩護或遮掩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為了保護自己或他人而隱瞞真相。也可以用來形容掩蓋或掩飾錯誤或缺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毛毯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一年》中。故事講述了魯國公子毛因為犯了罪,被父親責備后,他將自己裹在一條毛毯里,以示自己的悔過和愧疚。這個故事成為了“毛毯”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各種借口制造了一個毛毯,掩蓋了真相。
2. 別總是給他搞個毛毯,讓他知道真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毛織品,這種織品可以用來掩蓋或隱藏事物,就像成語“毛毯”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隱瞞、掩蓋相關的成語,如“掩耳盜鈴”、“瞞天過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為了保護自己,用謊言制造了一個毛毯。
2. 初中生(13-15歲):她用各種借口搭建了一個毛毯,掩蓋了自己犯錯的事實。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對某些事件進行了毛毯式的掩蓋,讓人民不知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