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荼
成語(Idiom):捋荼(luō tú)
發音(Pronunciation):luō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某種事物的描述或觀點,經過捋須剔須,剔除雜亂和繁瑣的部分,使其更加簡潔明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捋荼一詞源自佛教經典《法華經》中的“捋荼”(lobha),意為剔除某物上的雜亂部分,使之更加純凈。在成語中,捋荼主要指人們對某種事物的描述或觀點,經過篩選和剔除,使之更加簡潔明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捋荼常用于討論或描述復雜的問題或觀點時,用來表示整理思路,剔除繁瑣和無關緊要的部分,使之更加簡潔明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捋荼一詞最早出現在佛教經典《法華經》中,用來描述修行者通過剔除貪欲和煩惱,使心靈變得純凈和清明。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用來形容人們整理思路時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捋荼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寫作文之前,先捋荼思路,再展開論述。
2. 我們需要捋荼這個問題,找出其中的關鍵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捋荼”與整理思路的行為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同時,可以將捋荼的發音與“剃須”相近,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佛教的相關知識,了解“捋荼”在佛教中的含義和修行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先捋荼一下我的玩具,把不需要的東西都剔除掉。
2. 初中生(13-15歲):寫作文時,要先捋荼思路,再進行論述。
3. 高中生(16-18歲):在解決問題時,要先捋荼,找出其中的關鍵點。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進行研究論文時,要先捋荼,剔除無關的內容,使之更加簡潔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