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舂
基本解釋
舊習日落時舂米。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詩:“山屐經過滿逕蹤,隔溪遙見夕陽舂。”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唐人雜記上》:“人多不知夕陽舂為何等語,予考之《淮南子》曰:‘日經於 泉隅 ,是謂高舂,頓於 連石 ,是謂下舂。’”亦省作“ 夕舂 ”。 清 錢謙益 《茂苑相公謝政遄歸招邀燕賞》詩之一:“最喜林深無虎豹,夕舂猶許歷孱顏。”參見“ 高舂 ”。
成語(Idiom):夕陽舂
發音(Pronunciation):xī yáng ch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夕陽舂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晚年仍然充滿朝氣和活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夕陽舂由兩個詞組成:夕陽和舂。夕陽指的是傍晚的太陽,舂指的是用杵搗米或谷物。夕陽舂的意思是太陽下的人依然有力氣和精力,就像搗米的人一樣,充滿朝氣和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夕陽舂常用于描述老年人依然精力充沛、意志堅定,仍然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生活方式。可以用于贊美老年人的精神風貌,也可以用于激勵年輕人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夕陽舂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傳說有一個叫舂夕陽的老人,他年邁但依然有著無窮的精力和活力,每天都在夕陽下搗米。他的堅持和積極向上的態度深深地感動了周圍的人們,因此人們用夕陽舂來形容老年人依然有活力和朝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夕陽舂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雙音節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七十歲了,但依然夕陽舂,每天早上都去晨跑。
2. 這位老教授雖然年紀大了,但他的學術研究依然夕陽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老人在夕陽下搗米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同時,也可以將夕陽舂與老年人保持積極向上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老年人相關的成語,如“老當益壯”、“年高德劭”等,來增加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雖然已經七十歲了,但他的體力和精力依然夕陽舂,每天都能帶我出去玩。
2. 初中生:盡管奶奶已經年過六旬,但她的熱情和活力依然夕陽舂,經常參加社區的義工活動。
3. 高中生:雖然父親已經退休了,但他的事業心依然夕陽舂,經常幫助我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