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簏
基本解釋
(1).藏書用的竹箱子。 唐 皮日休 《醉中即席贈潤卿博士》詩:“ 茅山 頂上攜書簏, 笠澤 心中漾酒船。” 宋 陸游 《發書畫還故山戲書》詩:“昨日遣畫笥,今日發書簏。”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一日,于書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認,始識字。”
(2).譏諷讀書多而不解書義或不善運用的人。《太平御覽》卷六一六引 南朝 梁 沉約 《俗說》:“ 劉柳 為僕射, 傅迪 為左丞。 傅 好讀書而不解其義…… 劉 道 傅 云:‘讀書雖多而無所解,可謂書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父 善 ,有雅行,淹貫古今,不能屬辭,故人號‘書簏’。”
英文翻譯
1.a bamboo trunk for books
成語(Idiom):書簏(shū lù)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書籍繁多,堆積如山,形容藏書豐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簏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書”指書籍,“簏”指堆積如山的容器。書簏形容藏書豐富,數量龐大,如同山一樣高大堆積起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簏在日常生活中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藏書量非常豐富,或者指某個地方的圖書館、書店等藏書眾多的場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秦始皇時期,李斯曾經向秦始皇推薦一本名為《山海經》的書,秦始皇十分喜歡,然后命令李斯前去查找并征集各種書籍,以豐富皇家圖書館的藏書。后來,李斯為了展示秦始皇的威嚴,特意在皇宮中堆起了一座座高大的書堆,形成了書簏景觀,以此來表達秦始皇的權勢和書籍的豐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的書簏堆得像山一樣高大。
2. 這個圖書館的書簏非常豐富,可以滿足各種讀者的需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書簏”。可以想象一個巨大的書堆,堆得像山一樣高大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藏書相關的成語,如“書香門第”、“滿目琳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書簏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書。
2. 初中生:這個圖書館的書簏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
3. 高中生:他的書簏里有很多經典文學作品,是一個文化底蘊很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