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
基本解釋
(1).公正方直。也指公正方直的人。《漢書·杜周傳》:“近諂諛之人而遠公方,信讒賊之臣以誅忠良。”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於是傲兀不檢,丸轉萍流者,謂之弘偉大量;苛碎峭嶮,懷螫挾毒者,謂之公方正直。” 唐 韋應物 《示從子河南尉班》詩:“拙直余恒守,公方爾所存。”
(2).公私合營工商企業中代表國家的方面。 習平 等《披荊斬棘的人》:“他就是被派到這座新公私合營工廠來擔任公方副廠長的 郭明昌 。”
(3).即立方米。
成語(Idiom):公方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f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正的態度或方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方是指公正的態度或方針,不偏袒任何一方。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無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方一詞通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裁決、仲裁或處理糾紛時的公正和客觀態度。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方式,表示他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敦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公方的故事。故事中,王敦擔任宰相時,有人告發他收受賄賂,但他并沒有偏袒自己,而是公正地調查了此事。因此,他被稱為“公方王敦”,后來這個稱號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公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公”表示公正、公平,而“方”表示態度或方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法官,他總是能夠保持公方的態度,絕不偏袒任何一方。
2. 在處理糾紛時,我們應該保持公方,不偏袒任何一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公方”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法官在法庭上保持公正的態度,沒有偏袒任何一方。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公方相關的成語,如“公正無私”、“公平合理”等,以擴大你的成語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考試的時候總是公方對待我們,不偏袒任何一個學生。
2. 初中生:班長在處理同學之間的糾紛時,總是能夠保持公方的態度,公正地處理問題。
3. 高中生:在大家的眼中,他是一個公方的人,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處理人際關系上都非常公正。
4. 大學生:作為學生會的主席,他總是能夠保持公方的態度,公正地處理學生們的意見和需求。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