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
基本解釋
隋 唐 至 清 ,中央行政機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秦 漢 之中央行政為九卿所分掌。 魏 晉 以后,由尚書分曹治事,曹便漸變為后來的部。 隋 初于尚書省立吏、祠、度支、左戶、都官、五兵六部。 唐 改祠部為禮部,度支為戶部,左戶為工部,都官為刑部,五兵為兵部,統歸尚書省管轄。 宋 沿襲未改。 元 六部歸中書省管轄。 明 廢中書省,六部獨立,直接對皇帝負責,相沿至 清 末。
成語(Idiom):六部(liù bù)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官署的六個部門,也用來形容事物的全面、周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部是指古代官署的六個部門,包括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這六個部門分別負責官員的選拔、禮儀的管理、軍事的組織、刑法的執行、財政的管理以及工程的修建。因此,六部成為了古代官署的代名詞,也用來形容事物的全面、周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部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全面、周全,比如說一個計劃或方案考慮到了各個方面,就可以說是六部齊全。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全面,懂得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部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制。在古代,六部是官署的核心部門,負責國家的各項事務。因此,六部成為了全面、周全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部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方案考慮得很周全,可以說是六部齊全。
2. 他的知識面很廣,可以說是六部全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六部”這個詞語的音節來記憶,將其與“全面、周全”這個含義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六個部分組成的完整的事物,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官制中的六部的具體職責和作用,了解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僚體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做六個科目的作業,感覺自己像六部一樣。
2. 初中生:六個部門的工作都很重要,只有六部齊全,才能保證國家的順利運行。
3. 高中生:他是一個六部全才,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擅長音樂和體育。
4. 大學生:我們的團隊成員各個都是六部全才,能夠全面地完成各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