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體
基本解釋
(1).指文、武兩種舞蹈形式。一說指陰柔、陽剛兩種音樂風格。《左傳·昭公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 杜預 注:“舞者有文、武?!?孔穎達 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文舞執羽、籥,武舞執干、戚。舞者有文、武之二體?!?清 毛奇齡 《竟山樂錄》卷三:“二體者,聲有陰陽也。舊曰文、武二舞,非也。舞是樂容,非樂聲也。”
(2).兩種體裁?!冻鯇W記》卷二一引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夫 楚 謡 漢 風,既非一骨; 魏 製 晉 造,固亦二體?!?br>(3).特指史書編年體與紀傳體。 唐 劉知幾 《史通·二體》:“然則 班 ( 班固 )、 荀 ( 荀悅 )二體,角力爭先,欲廢其一,固亦難矣。”
(4).指陰、陽。 宋 范仲淹 《水火不相入而相資賦》:“雖天生之材,本四象而區別;蓋日用之利,合二體以交相。”
英文翻譯
1.disome
成語(Idiom):二體
發音(Pronunciation):èr t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物形象刻畫的生動、立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體是由“二”和“體”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二”表示兩個,指的是對人物形象的描繪;“體”表示形象、身體,指的是人物形象。二體意指人物形象刻畫得生動、立體,具有豐富的細節和特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二體一詞常用于文學創作、藝術評論等領域,用來形容描寫人物形象的生動、逼真和立體感。同時,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來形容人物形象描寫得非常細膩、精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二體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用來形容秦始皇的形象刻畫。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朝。在《史記》中,作者司馬遷對秦始皇的形象描寫得非常詳細、生動,使讀者能夠形象地了解這位歷史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體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二”和名詞“體”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描寫得非常二體,讀起來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 這幅畫的人物形象刻畫得非常二體,每一個細節都表現出了人物的特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物形象,他的身體被刻畫得非常生動、立體,每一個細節都被描繪得十分逼真。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物形象描寫相關的成語,如“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的那本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描寫得非常二體,每個人物都像是活生生的一樣。
2. 初中生:老師布置的作文要求我們要把人物形象描寫得二體,讓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人物。
3. 高中生:這幅畫的人物形象刻畫得非常二體,每一個細節都表現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4. 大學生:這部電影的人物形象描寫得非常二體,使觀眾能夠更好地沉浸在劇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