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賊
成語(Idiom):暴賊(bào zéi)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z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兇惡狡猾的盜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暴賊是由“暴”和“賊”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暴”意為兇惡、殘暴,“賊”意為盜賊。暴賊的基本意思是指兇惡狡猾的盜賊,形容行為惡劣、心思歹毒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暴賊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為了自己私利而不擇手段、行為惡劣的人。可以用來形容盜竊犯罪分子、欺詐騙子、心狠手辣的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暴賊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西游記》。在故事中,孫悟空在取經途中遇到了一個兇惡狡猾的妖怪,他常常化身為各種形象,欺騙無辜之人。因此,暴賊成了用來形容兇惡狡猾之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暴賊的成語結構為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心思歹毒,真是一個暴賊。
2. 他利用職務之便,成了一個暴賊,欺負老百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兇惡狡猾的盜賊在黑暗中潛行,進行犯罪活動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暴賊相關的成語,如“暴虎馮河”、“暴殄天物”等,以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偷了小紅的玩具,他是一個暴賊。
2. 小學生:這個小偷偷了鄰居家的錢,他是一個暴賊。
3. 初中生:他利用職務之便,把公司的錢騙走了,真是一個暴賊。
4. 高中生:那個政府官員貪污了大量的公款,他是一個暴賊。
5.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老板利用假賬套取資金,他是一個暴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