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載
基本解釋
(1).謂某種事跡世代見于記載。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 吳芮 之王,祚由 梅鋗 ;功微勢弱,世載忠賢。” 南朝 陳 徐陵 《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世載雄豪,卓富擬於公侯。”《周書·李遠傳》:“諸人并世載忠貞,沐浴教義。”
(2).指世代有德。《文選·任昉<為褚諮議蓁讓代兄襲封表>》:“臣 賁 世載承家,允膺長德。” 李善 注:“《國語》曰:‘ 祭公謀父 曰:奕世載德。’ 韋昭 曰:載,成也。”《北齊書·儒林傳·馬敬德》:“﹝ 馬元熙 ﹞於是以《孝經(jīng)》入授皇太子,儒者榮其世載。”
(3).世人稱傳。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公始青衿,風神世載,猛獸不驚,家禽能對。”
(4).世代。 前秦 王嘉 《拾遺記·殷湯》:“世載遼絶,而或出或隱。在 軒轅 之世,為司樂之官。及 殷 時,總修 三皇五帝 之樂。”
成語(Idiom):世載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ì z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聲望和名譽在世間廣泛流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世載由兩個字組成:世和載。世表示世界,泛指人世間;載表示傳承、流傳。世載形容一個人的聲望和名譽在世間廣泛傳播,受到普遍的認可和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世載多用于形容人的聲望和名譽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受到普遍的尊重和認可。可以用于贊美有杰出成就的人,如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等。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作品或事物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認可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孔子對自己的學問和德行很是自豪,他的學生曾子為了考驗孔子的謙虛,對孔子說:“您的聲譽和名望在世界上是無人不知的。”孔子聽后深感慚愧,因此有了“世載”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世和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世載的科學家,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廣為人知。
2. 這部小說的作者是一位世載的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發(fā)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世載”與“世界”的發(fā)音進行聯(lián)想,表示一個人的聲望和名譽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泛傳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名譽、聲譽相關的成語,如“名垂青史”、“聲名狼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位世載的足球運動員,每個人都喜歡他。
2. 初中生: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世載,對推動科學發(fā)展有很大的貢獻。
3. 高中生:這部小說的作者是一位世載的作家,他的作品影響了整個文學界。
4. 大學生:他的音樂才華世載,他的作品在國際上受到了廣泛的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