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
基本解釋
◎ 天公 tiāngōng
(1) [the Heaven]∶天。以天擬人,故稱
(2) [the ruler of heaven;God]∶神話傳說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英文翻譯
1.the ruler of heaven; God
詳細解釋
天。以天擬人,故稱。《尚書大傳》卷五:“煙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風雨,不時霜雪,不降責於天公。” 宋 陸游 《殘雨》詩:“五更殘雨滴檐頭,探借天公一月秋。”《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都是天公默佑我們,闔家都該辦注名香達謝上蒼。” 郭小川 《昆侖行》:“只有寂寞的天公呵,肯與 昆侖山 作伴。”
成語(Idiom):天公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規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公是一個比喻,用來形容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規律。這個成語的意義源于中國古代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天公可以指天氣、自然災害、季節變化等與自然相關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公常常用來形容自然界的力量或規律,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尤其是與自然相關的話題或情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在古代,人們認為天上有諸多神明掌管著自然界的力量和規律,這些神明被稱為天公。天公可以控制天氣、季節、自然災害等自然現象,因此被人們視為至高無上的存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公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其中形容詞“天”表示與天空、自然相關的意義,名詞“公”表示神明或至高無上的存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大雨真是天公不作美,我們的野餐計劃泡湯了。
2. 在農業社會中,人們常常祈求天公賜予豐收的好天氣。
3. 面對自然的力量,我們只能順應天公的安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天公”與自然相關的形象聯系起來,如天空、太陽、風雨等,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自然相關的成語,如“風雨如晦”、“雷霆萬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天公真神奇,讓植物長得又高又壯。
2. 初中生:天公的安排就是最公平的,我們不能抱怨。
3. 高中生:人類應該更加尊重天公,保護自然環境,避免災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