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糜量水
成語(Idiom):調糜量水
發音(Pronunciation):tiáo mí liàng s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浪費、資源浪費,形容做事不經濟、不節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調糜:浪費;量:量度;水:水源。調糜量水原指調配糜爛的糧食和浪費水源,后來引申為指人才浪費、資源浪費之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警示別人不要浪費資源、不要不經濟、不節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時有一個國家,國王下令修建水庫,以解決災害期間水源不足的問題。然而,國家的官員卻將修建水庫的資金用于私人享樂,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人才的浪費。后來,人們用“調糜量水”來形容這種浪費行為,用以警示人們不要重蹈覆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調糜量水,從來沒有節約過一分一毫。
2. 這個項目的經費被濫用,真是調糜量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調糜量水”拆分為“調糜”、“量水”兩個詞,可以聯想到浪費資源和人才。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在調和糜爛的糧食和浪費水源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資源浪費、人才浪費相關的成語,如“鐵石心腸”、“粗心大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珍惜食物,不要調糜量水。
2. 初中生:資源有限,我們應該節約使用,不要調糜量水。
3. 高中生:浪費資源不僅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更是對人類未來的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應該杜絕調糜量水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