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徒
成語(Idiom):亂徒(luàn tú)
發音(Pronunciation):luàn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紀律、無組織、無法無天的一群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亂徒是由“亂”和“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亂指無序、混亂,徒指沒有作用、無用。亂徒形容一群沒有紀律,沒有組織,行為放蕩、無法無天的人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亂徒常用于形容一些不守規矩,無法無天的人群。可以用來批評一些不守法紀,破壞社會秩序的人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亂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戲曲《水滸傳》中。故事中,梁山好漢宋江收服了一群不法之徒,將他們組織起來,成為了一支有紀律的隊伍。亂徒一詞因此而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亂徒的結構是由形容詞“亂”和名詞“徒”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的治安日益惡化,亂徒橫行。
2. 政府采取了嚴厲的措施,終于抓獲了這群亂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亂徒”聯想成一群沒有紀律,行為混亂的人群,形象地描述了他們的特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亂徒相關的成語,如“亂七八糟”、“烏七八糟”等,豐富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那些不聽老師話的同學就是亂徒。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在學校門口鬧事,真是一群亂徒。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城市的治安越來越差,亂徒猖獗。
4. 大學生及以上:社會上有些人不守法紀,變成了一群亂徒,給社會帶來了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