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朔
成語(Idiom):聲朔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g s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聲音回蕩回響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聲朔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來形容聲音在空間中回蕩回響的樣子。它可以用來形容聲音的傳播范圍廣闊或者聲音持久回響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聲朔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較少使用,更多地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一種聲音的特殊效果,例如音樂會上的音樂回蕩聲、山谷中的回聲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聲朔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它的出現可能與古代人們對聲音的觀察和感受有關,以及對聲音在空間中傳播的特點的體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聲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聲”表示聲音,第二個字“朔”表示回蕩回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演唱會上,歌手的聲音在整個場館中聲朔激蕩。
2. 山谷中的回聲使得每個人的呼喊聲都能夠遠遠傳開,形成了一種壯觀的聲朔效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聲朔”這個成語與聲音回蕩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想象在一個山谷中大聲呼喊,聲音回蕩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聲音、回蕩、回響相關的成語,例如“回聲繞梁”、“回蕩不絕”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聲音傳播特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山上大聲喊叫,聲朔激蕩在整個山谷中。
2. 初中生(13-15歲):音樂會上,樂曲的聲朔讓我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
3. 高中生(16-18歲):這座古老的宮殿中,我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大廳中回蕩,產生了一種神秘的聲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