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德
基本解釋
大德。《逸周書·武順》:“元忠尚讓,親均惠下,集固介德。”
成語(Idiom):介德
發音(Pronunciation):jiè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質優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介德是由“介”和“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介”表示中間,中庸之意;“德”表示道德品質、品德高尚之意。介德指的是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品質優良,處事中庸穩重,不偏不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介德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品質優良,尤其在評價他人或自我表達時常用。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公正、有原則,不偏不倚,不偏袒任何一方。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為人處事態度端正、穩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介德的故事起源于《孟子·盡心上》。故事講述了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梁惠王問孟子:“臣愿聞圣人之道。”孟子回答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介者不變。”孟子在這里使用了“介者”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品質優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介德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秉持著介德的原則,不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能公正處理。
2. 這個人的介德十分高尚,為人處事總是端莊穩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介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兩個平衡的秤砣上,保持著平衡,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介德代表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品質優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道德品質相關的成語,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義利兩忘”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班級里的好榜樣,經常被老師稱贊為介德的典范。
2. 初中生:在班級的競選中,他以介德高尚、為人正直的形象贏得了同學們的支持。
3. 高中生:在面對誘惑時,他能堅守自己的原則,展現出了介德的品質。
4. 大學生:作為學生干部,他以介德為準則,積極為同學們服務。
希望這份關于“介德”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