訬輕
成語(Idiom):訬輕(tiáo qīng)
發音(Pronunciation):tiáo q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輕薄,不嚴肅,不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訬輕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訬”指的是言辭輕薄,不嚴肅,不莊重的意思;“輕”則表示輕浮、不認真的態度。這個成語形容人的言談舉止不莊重,不嚴肅,不注重禮貌和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說話輕浮、不認真的人。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文學作品中,用來描繪人物的性格特點或者評論某人的言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孟子·公孫丑上》。相傳,孟子曾經對公孫丑的言辭不滿,故而用“訬輕”這個成語來批評他。從此,“訬輕”成為了一個用來形容輕浮言辭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訬”為形聲字,由“言”和“少”組成,表示言辭輕薄;“輕”為形容詞,表示輕浮、不認真的態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輕薄,總是喜歡開玩笑,不夠莊重,真是一副訬輕的樣子。
2. 這位演講者說話輕率,不嚴肅,完全是訬輕之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訬輕”拆分為“訬”和“輕”,其中,“訬”可以聯想到“言辭輕薄”,而“輕”則表示輕浮、不認真的態度。通過聯想這兩個含義,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現代小說和新聞報道等,來了解更多關于“訬輕”的用法和相關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笑話總是很輕浮,一點都不嚴肅,就像是一副訬輕的樣子。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言辭總是輕浮不莊重,一點都不認真,真是一副訬輕的態度。
3. 高中生(16-18歲):這位演講者的言辭輕率,不嚴肅,完全是訬輕之辭,讓人很難認真對待他的演講。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的態度總是輕浮,言辭不夠莊重,一點都不認真,真是一副訬輕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