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扇
成語(Idiom):摺疊扇 (zhé dié shàn)
發音(Pronunciation):zhé dié s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心思、情緒像折扇一樣變化無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摺疊扇是一種折疊式的扇子,可以根據需要展開或折疊。成語摺疊扇比喻人的心思、情緒像折扇一樣變化無常,不容易捉摸和理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情緒或思維變化莫測,無法預測或理解他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摺疊扇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晉書·鐘會傳》。據傳,鐘會是晉朝時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他的心思像摺疊扇一樣變化無常,讓人難以捉摸。因此,人們就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心思變化莫測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摺疊扇屬于形容詞+名詞的結構,用來形容人的心思或情緒的變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情緒像摺疊扇一樣,時而高興,時而憤怒。
2. 她的心思像摺疊扇一樣,讓人琢磨不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摺疊扇這個成語與實際的折疊扇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心思像折疊扇一樣變化無常,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情緒變化相關的成語,例如心花怒放、喜怒無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弟弟的心思像摺疊扇一樣,一會兒想吃冰淇淋,一會兒又不想了。
2. 初中生(12-15歲):我朋友的情緒像摺疊扇一樣,時而開心,時而沮喪。
3. 高中生(15-18歲):老師的心思像摺疊扇一樣,讓我們很難預測她下一步的決定。
4. 大學生(18歲以上):這個領導的心思像摺疊扇一樣,一會兒支持這個項目,一會兒又改變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