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明
成語(Idiom):敦明
發音(Pronunciation):dūn m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敦厚而聰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敦明是由“敦”和“明”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敦指的是人品厚重、真誠待人;明指的是聰明、精明。敦明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既有敦厚的品德,又有聰明的頭腦,是指一個人品德高尚,聰明機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敦明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質,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智慧。可以用在贊美他人的文章、演講和日常交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敦明的故事源于《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范睢是戰國時期的一位賢臣,他曾經勸說秦昭王,使秦國得以興盛。他和蔡澤一起被封為“敦明”。這個故事使敦明成為了贊美人品和智慧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敦明是一個形容詞的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敦”作為形容詞表示人品厚重,而“明”則表示聰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深得大家的喜愛,因為他既敦厚又聰明。
2. 她是一個敦明的女孩,不僅懂得待人以誠,還很聰明伶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敦明”這個成語與“敦厚”和“聰明”這兩個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敦厚是指人的品質,聰明是指人的智慧,敦明就是把這兩個品質結合在一起的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質和智慧相關的成語,如“德才兼備”、“博學多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敦明的同學,既能幫助別人,又能聰明地解決問題。
2. 初中生:他是一個敦明的班長,既能公正地處理事情,又能聰明地組織活動。
3. 高中生:她是一個敦明的學生會主席,既能為同學們爭取權益,又能聰明地提出建議。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