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恠
成語(Idiom):眇恠(miǎo huǐ)
發音(Pronunciation):miǎo 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微小、不足為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眇恠是一個由兩個意思相近的詞組組成的成語。眇指微小、細微,恠指微弱、不足。合在一起,表示事物非常微小、不足為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眇恠一詞常用于形容事物微不足道、無足輕重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瑣碎的事情、微小的成就或者微不足道的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眇恠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故事講述了魏國公子列因為一個微小的錯誤而被魏國君主處罰。公子列為了表示自己的悔過之意,寫了一篇自白書,其中有句話說:“眇恠之過,不敢不陳。”意思是說自己的錯誤微小而微弱,但還是要坦白承認。后來,人們用“眇恠”來形容微小的錯誤或者微不足道的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眇恠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形容詞短語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真是眇恠,不值一提。
2. 他的成績只是眇恠的進步,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眇恠”與微小、微弱的事物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非常小的東西,然后用“眇恠”來形容它的微小、不足為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更多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漢語成語的了解。一些類似的成語包括“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畫了一幅畫,但是老師說它只是眇恠的成績。
2. 小學生:雖然我只得了一個小獎,但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眇恠的榮譽。
3. 中學生:對于這個問題,我覺得它只是眇恠的錯誤,不值得糾結。
4. 大學生:雖然我的研究成果只是眇恠的突破,但我相信它將為未來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