驲訃
成語(Idiom):驲訃 (jì fèn)
發(fā)音(Pronunciation):jì f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被埋沒或被忽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驲訃是一個四字成語,由“驲”和“訃”兩個字組成。其中,“驲”是指馬奔跑的聲音,也可以表示人才;“訃”是指宣告死訊或悼念。驲訃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才被埋沒或被忽視,就像馬奔跑的聲音沒有人聽見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驲訃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那些本來很有才華或潛力的人,卻因為各種原因而被忽視或被埋沒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菰诠ぷ鳌W習、藝術等領域中被忽視的人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驲訃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有一位名叫馬融的人,他非常聰明有才華,但是卻一直被人忽視。有一天,馬融去參加科舉考試,他的考試成績非常好,但是因為他平時被人忽視,所以沒有人相信他的成績。最后,馬融只能默默地走出考場,就像馬奔跑的聲音沒有人聽見一樣。從此以后,人們就用“驲訃”來形容那些被忽視的人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字成語,由“驲”和“訃”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默默耕耘,卻始終是個驲訃之才。
2. 這位年輕的畫家因為缺乏機會,成為了一個驲訃的藝術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黄ヱR在奔跑的時候發(fā)出的聲音,但是沒有人聽見,就像驲訃的人才被忽視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默默無聞”、“被埋沒的人才”等,來拓展對驲訃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雖然成績很好,但是一直都是一個驲訃之才。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校沒有發(fā)現他的才華,他真是一個驲訃的學生。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音樂天賦很高,可惜一直沒有被發(fā)現,真是一個驲訃的音樂家。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里,有很多驲訃的學生,他們的才華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5. 成年人(23歲以上):他一直默默地工作,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真是一個驲訃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