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株
成語(Idiom):朽株(xiǔ zhū)
發音(Pronunciation):xiǔ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朽木,比喻沒有用的、不能挽救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朽株是由“朽木”和“株”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朽木指腐朽的、無用的木頭,而株則指樹木。朽株意味著木頭腐朽無用,無法再挽救。在引申義中,朽株也可指一個人或事物已經徹底落后、無法再改變或挽救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已經完全失去價值,無法再被利用或救助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無用或無能,或者形容某事已經徹底失敗或無法挽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朽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逍遙游》:“故木壽而朽株,非其木之性也,實以時也。”這句話意味著木頭的壽命雖然有限,但它腐朽變成朽株并不是木頭本身的性質,而是因為時間的流逝。從而引申出朽株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朽株”,其中“朽”作形容詞,表示腐朽、無用;“株”作名詞,表示樹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失敗了,已經成為了一個朽株,再也無法挽救。
2. 他是一個朽株,無法為公司做出任何貢獻。
3. 這座廢棄的工廠已經變成了一個朽株,沒有任何人愿意接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棵腐朽的樹木,樹木枯萎、沒有生機,象征著一個人或事物的無用或失去價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朽木不可雕也”、“朽木糞墻”等,加深對于無用、無能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只玩具熊已經破爛不堪,變成了一個朽株。
2. 初中生:他的學習態度太差,已經成為了一個朽株,無法再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這個項目的計劃太糟糕了,已經變成了一個朽株,無法再被拯救。
4. 大學生:他的創業理念已經過時了,成為了一個朽株,無法適應市場需求。
5. 成年人:這個政府的政策完全無效,已經成為了一個朽株,沒有任何作用。